金融 >

公募基金更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

2025-01-22 09:38:55   来源:经济日报

 公募基金投资门槛低、透明度高,已成为我国家庭重要的理财工具之一。2024年,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稳步推进,被动投资加速发展,创新产品继续扩容,分红力度进一步加大,总规模再创新高。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蹄疾步稳,在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规模屡创新高

  在市场回暖、债基走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24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稳步增长,屡创历史新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无论是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配置需求,还是以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为代表的跨境投资需求,以及以债券基金为代表的稳健理财配置需求都相当旺盛。未来,随着行业持续创新,产品更趋多元化,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从不同类型基金规模的变化情况看,股票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是去年推动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力军”。截至去年11月末,股票型基金规模和货币型基金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44万亿元和13.69万亿元。同时,债券基金、QDII基金等类型基金规模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截至2024年11月末,债券基金规模为5.9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0.67万亿元;QDII基金规模为5898亿元,较年初增长1729亿元。

  除了规模,公募基金产品数量也实现增长,产品类型进一步丰富。截至去年10月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为12212只,较年初的11528只增加684只。以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为例,经过4年多的发展,政策体系和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底层资产类型不断丰富,目前已覆盖产业园、高速公路、能源、保障房、消费、物流等广泛的基础设施资产。去年市场共成立29只公募REITs,募集规模接近650亿元,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创历年新高,在为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有力地赋能了实体经济发展。

  被动投资崛起

  以ETF为代表的被动指数投资兴起是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指数型基金(含被动指数型、增强指数型,剔除ETF联接基金)持有A股的市值达3.16万亿元。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含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持有A股的市值为2.89万亿元,被动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首次超越主动型基金。

  被动投资的受宠,从去年年底发售“火爆”的中证A500指数配套产品就可见一斑。2024年10月15日,首批中证A500ETF发行上市,规模合计为243亿元。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场已上市A500ETF总规模达到2577亿元。在此期间,多家基金公司还密集发行设立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部分中证A500产品的发行规模、认购户数等创下年内最高水平,成为2024年公募基金市场上最为“吸睛”的产品。

  被动投资的兴起源于政策的有力引导和支持。2024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2024年9月24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权益类基金产品注册,大力推动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创新,适时推出更多包括创业板、科创板等中小盘ETF在内的基金产品。

  受市场波动影响,近几年以主动权益类基金为代表的主动型基金“赚钱效应”较差,促使部分资金流向收益较好的被动产品。万得数据显示,2024年,指数基金平均年度收益为10.84%,追踪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数等的宽基指数产品普遍获得正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被动基金逐步走到公募舞台中央,其产品种类也日益丰富,在满足大众投资理财需求的同时,还有利于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ETF产品规模将持续扩大,被动投资时代已经来临。

  “尽管中国的指数基金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国外市场相比,其规模仍然相对较小。”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认为,这可能与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程度、投资者结构、市场认知度等因素有关。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投资者对指数基金认识的加深,这一差距有望逐渐缩小。

  “目前,我国的指数基金还存在费率高、业绩优势不强的特点。”李一鸣表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投资者对低成本投资的需求增加,指数基金费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由于目前国内主动基金相较指数基金仍然具有一定的超额收益,指数基金在业绩上并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长期来看,随着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和有效,国内指数基金的收益有可能会提升,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长期以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一直被投资者诟病。在此背景下,2023年7月证监会发布实施《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基金行业费率改革。为避免费率“陡升陡降”,此次费率改革按照“管理费用—交易费用—销售费用”的实施路径分阶段推进。

  2024年公募行业费率改革继续推进,行业综合费率水平稳步下降。目前来看,第一阶段有序降低主动权益类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此项工作已于2023年10月底前完成;第二阶段降低交易佣金费率,加强交易行为监管,强化费率相关信息披露,此项工作已全部落地;第三阶段规范基金销售环节收费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正在稳步推进中。

  2024年11月19日,吴清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致辞中表示,稳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费率等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特别是指数化投资。

  当日晚间,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基金的管理人宣布,将调降旗下大型宽基ETF费率,管理费率统一调降至0.15%,托管费率统一调降至0.05%,相关股票ETF规模合计超过1.3万亿元。调降大型宽基股票ETF费率,不仅有利于降低投资者成本,还可以更好吸引中长期资金通过指数基金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费率改革通过优化管理费、托管费等,使投资者的收益空间增加,提升了投资者的获得感。费率改革也将敦促基金公司进一步提质增效,加强创新,搭建更丰富的产品体系,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基金分红也是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重要方式。2024年,公募基金分红力度继续加大。万得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场有超3200只公募基金实施分红,合计分红次数超4000次,金额累计超2200亿元。

  从基金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是2024年基金分红的“大户”,其分红总额约占全市场总分红的80%。指数型基金则在单只产品分红金额上最为“大手笔”,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在2024年的分红金额均超过了16亿元。

  对于去年债券基金的高分红比例,排排网财富理财师负责人孙恩祥认为,债券市场的较好行情为债基持续分红提供了基础,多数债券型基金收益持续提升,积累了稳定的可供分配利润,分红意愿提升。同时,随着资金的不断涌入,债券基金规模快速增长,从保障持有人利益出发,基金有动力通过分红来控制规模,避免影响后续操作。

  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普遍偏好稳健的收益,基金公司为了满足这些投资者的需求、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更倾向于将收益以分红的形式回馈给投资者。在债市收益率屡创新低、波动加剧后,分红既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落袋为安的机会,也可以帮助债基管理人缩小基金规模、规避风险。

  “分红机制一直是基金产品的重要卖点之一,加强分红可以让投资者获得实际收益,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孙恩祥表示,高分红基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金使用效率高、跟踪误差低、投资者获得感强等方面。

标签:

相关阅读

黑龙江五常市出现蝗虫灾害?官方辟谣:不属

金融

黑龙江五常市委网信办发布公告,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五常市出现蝗虫

2023-08-28

江西省景德镇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金融

景德镇市气象台2023年08月28日07时43分变更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

2023-08-28

跨境支付可节约近一半成本 多边央行数字货

金融

近日,国际清算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

2023-08-28

9月5日起,停航大修!

金融

9月5日~10月14日扬州宝应船闸将停航大修在此期间禁止一切船舶通过船闸

2023-08-27

平安证券-广汽集团-601238-合资板块下滑拖

金融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

2023-08-27

公募基金更好服务居民财富管理

金融

 公募基金投资门槛低、透明度高,已成为我国家庭重要的理财工具之一。2024年,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稳步推进,被动投资加速发展,创新产品

2025-01-22

央行、证监会:进一步发挥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稳定资本市场作用

金融

 记者1月19日获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于近日联合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稳定资本市场作用。 &

2025-01-22

专款专用专注主业 证监会强化募集资金监管

金融

为进一步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募集资金监管,证监会日前在《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基础上起

2025-01-22

最高结算利率4.12% 养老金融市场的“靓仔”来了

金融

 近日,多家保险公司陆续披露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结算利率。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已公布2024年结算利率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2025-01-22

银联国际推进中印(尼)二维码跨境互联互通 新“四方模式”助力构建跨境支付发展新格局

金融

 1月20日,银联国际、印尼支付系统协会(ASPI)、蚂蚁国际、中银香港雅加达分行在上海联合宣布,将在中印(尼)两国央行指导下,共同

2025-01-22

让“首贷难”不再难 科技金融如何放大创新效应

金融

专业化经营、特色化发展、体系化运作、品牌化管理……上海正加速构建金融支持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深化科技金融专业化发展。未来五年左

2024-07-23

央行优化公开市场操作机制 促进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

7月22日,央行宣布即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操作利率由1 8%调整为1 7%;同日报出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

2024-07-23

增量资金入场 可转债市场升温

金融

6月11日,中证转债指数由跌转涨,可转债市场升温。专家表示,当前可转债估值较高,短期或存在震荡调整压力。中长期看,权益市场情绪逐渐修

2024-06-14

未托管基金启动专项核查整改 严监管推动私募行业正本清源

金融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向部分私募管理人发布通知,针对目前未托管的私募证券基金开展专项核查整改。此外,中基协还要求私募机构对专职

2024-06-14

促投资稳增长 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序发行

金融

财政部网站6月12日消息,财政部拟于6月19日第一次续发行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450亿元。自5月开闸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

2024-06-14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

深圳国企全力为市民 守好“菜篮子”“米袋子”保障量足价稳

疫情防控形势下,民生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连日来,深农集团、深粮控股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力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