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债市“科技板”落地满月 累计发行规模超4000亿元——金融资源加快流向科创领域

2025-06-20 11:42:06   来源:经济日报

 自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来,市场积极响应,科创债发行规模持续提升。万得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全市场发行科创债216只,累计发行规模4012.98亿元。

  从发行人所处行业来看,目前银行业是科创债发行主力军。万得数据显示,5月7日至6月6日期间,累计有16家银行发行了首批科创债,发行规模达到2010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一半以上。其中,中国建设银行发行规模达30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规模均为200亿元,部分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也发行了不同规模的科创债。在募集资金用途上,多家银行表示,将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贷款投放。

  “银行业作为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行业,在我国发展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融资支持方面,银行业积极创新信用类融资产品,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为科创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银行业发行科创债募集资金并专项用于支持科创企业,有助于引导更多资金流入科技创新领域,丰富科技创新领域资金来源。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银行发行科创债可以更有效地推动长期资金持续支持科技创新。科创债作为一种专门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债券工具,能够吸引各类机构投资者的中长期资金,加大对高成长性、高风险科技企业的资金供给。与传统信贷相比,科创债期限更长、融资规模更大,有助于科创企业进行中长期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降低因资金链断裂带来的风险。

  “银行作为发行主体,不仅提升了科创债的信用背书,还能依托其风险管理和客户资源优势,对发行项目进行严格筛选和全流程监控,增强市场信心。”在曾刚看来,科创债的发行促进了金融体系对科技创新的更深层次服务,丰富了科创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以更多样化的方式流入科技创新领域,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除了积极参与科创债的发行,银行还扮演了投资者和主承销商等多重角色,对市场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积极影响。娄飞鹏认为,这有助于提升科创债市场的流动性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并且可以通过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

  曾刚分析,作为投资者,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专业的风险评估能力,能够为科创债提供稳定的需求支撑,增强市场流动性。作为主承销商,银行利用其广泛的客户网络和专业的承销团队,能够精准对接发行人与投资者需求,提高发行效率,降低发行成本。

  “银行通过投资增强市场信心,通过承销提升市场专业度,通过自身发行丰富市场产品。”曾刚说,这种多维度参与不仅完善了科创债的市场架构,还提升了市场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加稳定、多元的融资渠道。

  展望未来,大公国际首席宏观分析师刘祥东认为,科创债受追捧有助于优化债券市场结构,同时吸引更多长期资金进入权益类和“固收+”领域,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同发展。此外,对科技创新企业而言,充足的债券融资渠道能够有效缓解其研发资金压力,降低科创企业融资成本,提升创新效率,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服务实体功能。

标签:

相关阅读

累计服务7700万客户、赔付550亿元 平安健

金融

 6月13日,以家国共平安健康永相伴为主题,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在上海举办20周年司庆活动,同时发布三省服

2025-06-20

大湾区首个“家到家”跨境医疗服务上线 平

金融

 6月17日,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与优家健康(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家健康)于香港举办大湾区健康

2025-06-20

银联国际与马来西亚联昌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

金融

5月27日,银联国际宣布与马来西亚联昌银行(CIMB Bank Berhad,以下简称CIMB)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约定共同优化银联持卡人在马来西亚的用

2025-05-31

国信“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正式发布

金融

5月10日,国信证券在深圳举行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发布会。领先30品牌的推出,标志着国信证券财富管理向更加综合化、专业化买方服务的升级跨

2025-05-18

财报面面观|民生银行业绩延续下滑 存量问

金融

5月15日电 近期上市公司2024年财报显示,各家上市银行的业绩浮出水面。民生银行业绩延续下滑。多家券商研报对此表示,民生银行坚持民营企

2025-05-18

债市“科技板”落地满月 累计发行规模超4000亿元——金融资源加快流向科创领域

金融

 自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来,市场积极响应,科创债发行规模持续提升。万

2025-06-20

两部门:支持建设多层次两岸金融市场 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在闽优质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

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6月12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

2025-06-20

累计服务7700万客户、赔付550亿元 平安健康险举办20周年主题活动

金融

 6月13日,以家国共平安健康永相伴为主题,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在上海举办20周年司庆活动,同时发布三省服

2025-06-20

证监会强化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全过程监管

金融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

2025-06-20

5月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普惠小微、制造业获重点支持

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金融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 78万亿元,同比增长7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6 32万亿元,同比

2025-06-20

新增授信已超18万亿元 多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

金融

各地积极响应、多方发力,聚焦重点领域和企业需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我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简称小微协调机制)正加快落地

2025-06-20

央行月内两度启动买断式逆回购

金融

本月内,央行两度出手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2025-06-20

助推城市智慧交通建设 中国银联助力上海轨交磁浮线试点银联卡闪付过闸

金融

 为进一步优化境内外乘客出行体验,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推动下,中国银联联合上海地铁,6月14日在磁浮线首度试点银联卡

2025-06-20

大湾区首个“家到家”跨境医疗服务上线 平安健康险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金融

 6月17日,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与优家健康(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家健康)于香港举办大湾区健康

2025-06-20

首批保险资管一季度营收净利普涨 超九成产品年内取得正收益

金融

 首批5家保险资管公司2025年一季度成绩单正式披露,行业营收、净利延续普涨态势。数据显示,5家机构合计营收同比增长近8%,净利润增幅

2025-06-20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时尚2024年亏损1.59亿元,能否顺利重组转型“双主业”受关注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 日播时尚2024年年报近期出炉。报告期内,日播时尚实现营业收入8 66亿元,同比下降15 7%;归母净利润为-1 59亿元,而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