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股债协同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支持

2025-05-18 11:17:4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正通过股债协同机制解决越来越多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

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围绕“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核心目标,系统阐述了股债协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路径,并强调要“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重要着力点”,通过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与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形成互补性金融支持网络,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从股票市场看,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持续推进,制度包容性显著增强。吴清表示,近期将出台深化两大板块改革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同时尽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这一改革方向旨在吸引更多“硬科技”和成长型创新企业上市,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直接融资平台。从过往来看,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将强化并购重组的市场化导向,支持企业通过横向整合或纵向延伸实现技术升级。

数据显示,自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两市披露重组项目近1400单、同比增长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同比增长2.4倍,印证了政策对产业逻辑的引导作用。

从债券市场看,“科技板”的设立,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长周期、低成本资金。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科技创新债券政策,不仅拓宽了发行主体范围(如私募股权机构),还引入风险分担工具,例如央行再贷款资金支持及地方政府贴息担保,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也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信心,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此外,企业债发行审核职责划归证监会后,债市监管趋于统一,市场化程度提升,进一步打通了科技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渠道。

股债协同的本质在于风险分担与融资结构优化。股权融资适合高风险、高成长的初创企业,而债券融资则能降低成熟期企业的融资成本。两者的结合,既解决了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需求,又分散了金融系统的风险。

股债协同政策的落地,正在重塑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与投资主线。吴清表示,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将伴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显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源头活水。

市场正在迈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一步。股债协同不仅是融资工具的组合,更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缩影。通过制度创新、生态重构与风险防控,资本市场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与“稳定器”。

不过,尽管股债协同政策成效初显,但仍需解决两大挑战:一是科技企业轻资产特性与传统融资模式的矛盾,需进一步创新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工具;二是中长期资金的稳定性易受外部冲击,需完善风险对冲机制。对此,吴清提出“动态完善风险应对预案”,例如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与央行形成“前后联动”的稳市模式。

一幅股债协同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全景图正在形成:股权市场提供风险容忍度,债权市场保障资金连续性,中长期资金注入稳定性,对外开放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这一路径不仅回应了当下的经济挑战,更指向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层转型。未来,随着包括REITs市场扩容、跨境监管合作等在内的“1+N”政策体系的深化,中国资本市场有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主动地位。而股债协同的持续优化,也有望成为新质生产力从概念到产业突破的核心引擎。

标签:

相关阅读

国信“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正式发布

金融

5月10日,国信证券在深圳举行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发布会。领先30品牌的推出,标志着国信证券财富管理向更加综合化、专业化买方服务的升级跨

2025-05-18

财报面面观|民生银行业绩延续下滑 存量问

金融

5月15日电 近期上市公司2024年财报显示,各家上市银行的业绩浮出水面。民生银行业绩延续下滑。多家券商研报对此表示,民生银行坚持民营企

2025-05-18

度小满联合友成基金会推出领航员计划:4年

金融

 近日,由度小满和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友成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乡村振兴·领航员人才培养项目(黔江班)结项。项目通过

2025-05-18

财报面面观|华夏银行不良率仍居高位 区域

金融

5月16日电 随着近期上市银行2024年、2025年一季度财报陆续披露,华夏银行的业绩引发关注。业内人士表示,最新数据显示,该行净利润出现较

2025-05-18

拆解券商年报:自营业务是“胜负手”

金融

截至3月28日,21家A股上市券商2024年度报告出炉,其中营收、净利实现同比双增长的占比超六成。从营收总额及增速来看,头部券商强者恒强,中

2025-04-05

股债协同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支持

金融

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正通过股债协同机制解决越来越多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

2025-05-18

4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核心CPI涨幅稳定

金融

国家统计局5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 4%转为上涨0 1%,同比下降0 1%,降幅与上月相同。核心CPI

2025-05-18

股份行加入“金钥匙”阵营 AIC如何重塑银行盈利DNA

金融

 时隔多年,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队伍终于迎来新面孔。近日,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分别发布公告称,拟出资百亿元级资金设

2025-05-18

首批十余家券商科技创新债“官宣”

金融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

2025-05-18

实探分红险市场:机构火力全开 客户持观望态度

金融

今年以来,保险公司大力推分红险,但市场整体接受度不高。上海一家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经纪人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记者调研了

2025-05-18

从 “求快” 到 “深耕” 基金代销行业迎来重构时刻

金融

基金代销行业正在面临一场历史性的秩序重构。近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建立基金销售

2025-05-18

创新合作新模式 开启投教新篇章 光大证券与蚂蚁集团金融教育基地开展全面投教合作

金融

近期,光大证券正式入驻支付宝金融教育基地(原蚂蚁金融教育基地),成为首批入驻该基地的证券公司之一。金融教育基地定位为面向消费者的金

2025-05-18

以政策温度力度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金融

近期,证监会系统持续用好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机制,深入了解民营上市公司实际困难、问题和诉求建议,以提高政策实施精准度。业内人士表

2025-05-18

降准落地释放万亿级流动性

金融

2025年首次降准于今日落地,向金融市场注入约1万亿元流动性,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持。专家表示,此次降准充分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

2025-05-18

国信“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正式发布

金融

5月10日,国信证券在深圳举行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发布会。领先30品牌的推出,标志着国信证券财富管理向更加综合化、专业化买方服务的升级跨

2025-05-18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时尚2024年亏损1.59亿元,能否顺利重组转型“双主业”受关注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 日播时尚2024年年报近期出炉。报告期内,日播时尚实现营业收入8 66亿元,同比下降15 7%;归母净利润为-1 59亿元,而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