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2025-06-20 11:43:17   来源:经济日报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成果卓著,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要持续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完善细化配套改革措施,还要统筹好开放与安全。

我国金融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外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围绕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了18条重点举措。

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也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2024年11月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言必信,行必果,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成果卓著。一方面,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已完全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另一方面,境内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持续深化,已形成涵盖股票、债券、衍生品及外汇市场的多渠道、多层次开放格局。2024年,“债券通”年交易总额达10.4万亿元人民币,持续帮助境外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并配套利率互换、外汇掉期等对冲工具管理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所谓制度型开放,就是从商品、要素的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在此过程中,既对标规则,也参与规则制定,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近年来,中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金融等领域实现了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相通相容,打造了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接下来,制度型开放还将稳步扩大。1月22日,5部门联合对外印发《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按照内外一致原则,120天内就金融机构开展相关服务的申请作出决定,支持依法跨境购买一定种类的境外金融服务,便利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转移汇入汇出等。

完善细化配套改革措施。把好事办好,重在细节落地。以企业办理外汇业务为例。该业务涉及多个环节,如识别客户、审核资料、监测风险等。为了优化跨境金融服务,202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改变了以往需要逐笔审核单证的外汇业务办理方式,把识别企业等工作放到前面,加强事后风险监测,这样一来,优质客户可以免于审单,凭指令就能办理,实实在在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接下来,可稳步推进银行外汇展业改革提质扩面,推动已实施改革的银行逐步纳入更多分支机构,惠及更多企业。

统筹好开放与安全。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接下来,要着力提升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与风险防控水平,完善与金融业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建好各类“防火墙”,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方面,持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外汇市场的逆周期调节和预期管理,坚决对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另一方面,构建更加完备有效的外汇监管体系,保持对外汇违法违规活动的高压打击,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

标签:

相关阅读

累计服务7700万客户、赔付550亿元 平安健

金融

 6月13日,以家国共平安健康永相伴为主题,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在上海举办20周年司庆活动,同时发布三省服

2025-06-20

大湾区首个“家到家”跨境医疗服务上线 平

金融

 6月17日,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与优家健康(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家健康)于香港举办大湾区健康

2025-06-20

银联国际与马来西亚联昌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

金融

5月27日,银联国际宣布与马来西亚联昌银行(CIMB Bank Berhad,以下简称CIMB)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约定共同优化银联持卡人在马来西亚的用

2025-05-31

国信“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正式发布

金融

5月10日,国信证券在深圳举行领先30财富管理品牌发布会。领先30品牌的推出,标志着国信证券财富管理向更加综合化、专业化买方服务的升级跨

2025-05-18

财报面面观|民生银行业绩延续下滑 存量问

金融

5月15日电 近期上市公司2024年财报显示,各家上市银行的业绩浮出水面。民生银行业绩延续下滑。多家券商研报对此表示,民生银行坚持民营企

2025-05-18

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金融

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成果卓著,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要持续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完善细化配套改革措施,还要

2025-06-20

债市“科技板”落地满月 累计发行规模超4000亿元——金融资源加快流向科创领域

金融

 自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来,市场积极响应,科创债发行规模持续提升。万

2025-06-20

两部门:支持建设多层次两岸金融市场 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在闽优质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

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6月12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

2025-06-20

累计服务7700万客户、赔付550亿元 平安健康险举办20周年主题活动

金融

 6月13日,以家国共平安健康永相伴为主题,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在上海举办20周年司庆活动,同时发布三省服

2025-06-20

证监会强化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全过程监管

金融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

2025-06-20

5月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普惠小微、制造业获重点支持

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金融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 78万亿元,同比增长7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6 32万亿元,同比

2025-06-20

新增授信已超18万亿元 多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加快落地

金融

各地积极响应、多方发力,聚焦重点领域和企业需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我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简称小微协调机制)正加快落地

2025-06-20

央行月内两度启动买断式逆回购

金融

本月内,央行两度出手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2025-06-20

助推城市智慧交通建设 中国银联助力上海轨交磁浮线试点银联卡闪付过闸

金融

 为进一步优化境内外乘客出行体验,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推动下,中国银联联合上海地铁,6月14日在磁浮线首度试点银联卡

2025-06-20

大湾区首个“家到家”跨境医疗服务上线 平安健康险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金融

 6月17日,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与优家健康(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家健康)于香港举办大湾区健康

2025-06-20

遇见旗袍是于万千人群中的惊鸿一瞥 沿途洒满了爱的芬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

北京市电影院有序恢复开放 周五预售部分场次已满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风险地区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第46届武汉渡江节因长江水位过高取消

武汉7·16渡江节组委会14日发布公告,由于长江武汉关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规定取消2020年第46届武汉7·16渡江节。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

“非遗”普及受众最看重“动手”参观大师工作室非常享受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灰塑传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陈家祠等工作现场,向身边那些带着好奇目光的人们讲解灰塑的种种技术细节: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丰富市民夜间文旅活动

7月13日,位于璧山区南门唐城夜市街区的璧山冷酒夜市开街。这是璧山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培育夜间经济活动品牌的举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日播时尚2024年亏损1.59亿元,能否顺利重组转型“双主业”受关注

中国网财经2月26日讯 日播时尚2024年年报近期出炉。报告期内,日播时尚实现营业收入8 66亿元,同比下降15 7%;归母净利润为-1 59亿元,而

年内两市超过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超332亿元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东推出回购、增持计划,用真金白银力挺股价。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超过500

持续发力补链强链加大研发抢占市场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电充换电站 一辆新能源汽车,离不开研发、动力、配套等多个环节。作为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在这些环节的多个板块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康佳集团去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为3.22亿元

近日,康佳集团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康佳集团实现全年营收491 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9 05亿元,同比增长89 5

伟禄集团连续6年增长 去年营收同比增长37.5%

深港通标的之一的深圳企业伟禄集团近日公布2021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伟禄集团全年营业收入11 95亿港元,同比增长37 5%,连续6年稳步增长;

龙头企业去年净利倍增 整个行业营收规模有望创造历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龙头TCL科技、京东方分别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两家企业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29 3%、412 86%,实现超过百亿